温泉镇:中国温泉文化之乡
“汝州温泉天下优,地心人心贮暖流。泉水疗我半生疾,春风减我世风愁……”这是歌曲《南泥湾》和歌剧《白毛女》的作者贺敬之赞美汝州温泉的诗歌。2001年,贺敬之来到河南省工人温泉疗养院,洗浴治疗一个多月后,困扰其多年的失眠、颈痛症状明显改善,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汝州温泉》,并发表在2001年6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
(资料图)
汝州市温泉镇温泉资源得天独厚,温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百姓泡汤之风盛行。2020年,汝州市温泉镇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温泉文化之乡”。
“十帝三妃”曾驾临
7月23日,驱车走在温泉镇的大街上,迎面看到女皇武则天的雕像。据史料记载,武则天曾数次“临幸”温泉镇。温泉镇离洛阳不远,风光绮丽,且一山一水皆有故事,但武则天的“临幸”,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的温泉。
武则天雕像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武则天效仿王羲之兰亭修禊时“曲水流觞”的故事,命人在温泉泉眼最旺盛的地方掘大池、建亭阁,群臣围池而坐,置酒杯浮于池中。酒杯流到谁跟前,谁就饮酒一杯并赋诗一首以庆升平,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即《流杯亭侍宴诗》,武则天命凤阁舍人李峤为诗集作序,又命书法家殷仲容书丹,立碑以作纪念。
汉文帝刘恒之母薄太后曾驾临温泉;汉桓帝亦曾校猎广成,游浴温泉;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唐玄宗李隆基曾“幸广成温汤”,浴后游猎,流连忘返……据《后汉书》《旧唐书》《资治通鉴》《金史》等记载,历朝历代,先后有“十帝三妃”来温泉镇沐浴。
相传,轩辕黄帝曾访道于温泉镇,《庄子·在宥》记载有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据说,今温泉镇西北的銮驾山就是黄帝住过的小山,温泉镇的东均田村就是黄帝奏《钧天》之地,崆峒山南边约两公里处,即广成泽。关于温泉最早的文字记载则见于东汉,马融所作《广成颂》中有“神泉侧出,丹水涅池,怪石浮磬,耀焜于其陂”的描述。
汤王庙
镇上的很多老人还是习惯性地称温泉镇主街为“汤王街”,汝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位于温泉镇上,医院附近有座汤王庙,庙旁就有一口温泉井。据守庙的老先生介绍,庙里供奉的“汤王”是商朝的成汤,据说辅佐成汤开国的伊尹曾回温泉镇探亲,并邀成汤到此用温泉水造福当地百姓。历史上汤王庙有戏楼、前大殿、后楼、东西配殿等建筑构成,现仅存庙宇3间。汤王庙会是温泉镇的文化庙会,受疫情影响中断了三年,今年初已恢复正常。
沐汤养生好去处
温泉镇处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形成的漏斗区域,地表水下渗经地下深循环加热并溶入矿物质后从此处溢出,属芒硝类氯化物硫酸盐钠钙型高热复合矿泉(芒硝类偏硅酸氯化物钠钙型高热复合矿泉)。泉温在57℃-75℃之间,泉水含54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所含矿物质种类仅次于闻名世界的冷泉——法国维希皇家矿泉。
“这里的温泉所含矿物质成分之多、含量之优是由特定地质结构造就的,不可复制,所含微量的硫化氢和偏硼酸对皮肤问题有帮助,氡的含量适中,有利于关节炎的恢复,泉水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对治疗烧伤有辅助作用……”说起温泉的水质,河南省工人温泉疗养院纪委副书记、院长助理甄余东滔滔不绝。1957年经苏联专家勘探,中华全国总工会投资,河南省总工会选址,在汝州温泉镇兴建河南省工人温泉疗养院,依托温泉神汤和特色理疗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建院以来接待疗(休)养员100余万人次。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退休教师段红燕患有膝关节炎和跟腱炎,在郑州辗转了5个医院,医生都建议保守治疗,并开了激素药物。“前一段时间脚疼得厉害,家人就开车把我送来疗养院试试。每天泡温泉,一周左右,走路就轻松多了。”段红燕说。
目前疗养院改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推进。预计2024年元旦前一期工程完工并投用,届时可实现疗休养床位400张,能满足职工劳模疗休养的需要。
汝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医院,其独特的温泉水疗对皮肤病、烧伤、消化系统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很多人从外地慕名而来,冬季床位更是供不应求。
在温泉镇天泽温泉的餐厅,80多人正在用餐。据餐厅负责人介绍,这些人分别来自平顶山和濮阳的两个团队,是前来度假休养的。
儿童乐园
汝泉也是一个大型的温泉度假场所,有泡温泉区、休闲区和住宿区,可同时容纳2000人洗浴。
“近年来,温泉镇围绕建设汝州市副中心城市的目标,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培育壮大具有温泉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初步形成了休闲养生、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新兴业态。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将温泉镇打造成一个近悦远来的文旅康养目的地。”温泉镇副镇长芮许凯说。
温泉镇有话说
温泉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当地泡汤之风盛行。历朝历代,先后有“十帝三妃”前来沐浴,其中女皇武则天更是数次“临幸”温泉镇。如今,温泉镇正以千年历史为积淀,科学规划,精心建设,招商引资,致力于打造全旅游、全生态、全景区的全国特色小镇。
(来源:平顶山晚报记者 李鹏程 文/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