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型电力系统该是这样的——解读深改委第二次会议
(资料图片)
2023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下简称本次会议)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推动有效市场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做好电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来源:先思录 作者:尹明)
自2021年3月15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任务被中央提出以来,新型电力系统应具备怎样的特征就一直是业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次会议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电力系统应该具备的“五大特征”。“五大特征”是我国电力系统自身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关键维度。
清洁低碳是电源结构维度。多产绿电、多用绿电是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首要要求”。电源绿色转型,不断提高绿色发电装机、电量占比。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是第一位指标,装机占比是第二位指标。因为前者是直接与碳排放相关,而后者是与投资、投入相关。
安全充裕是安全保障维度。发电用能源资源供给要安全,电力系统运行要安全,电源的发电能力、电网的配置能力要充足,同时,还要为用能用电发展留有合理裕度。随着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合成氢化工(P2X替代油气煤化工)等技术不断成熟应用,电能与我国经济体系、产业体系结合更加紧密。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几乎就是一个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巨系统”,在规避和化解能源供应安全风险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可以将我国高质量电力系统打造成为我国能源安全安全最大底气。
经济高效是市场与治理维度。完善市场机制,建立体现新型价值体系的新型电力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机制性成本。健全监管治理能力,消除垄断环节、市场力等可能造成的市场扭曲作用。政府应用好政府性资金、财税支持性政策。确保电力系统转型成本不超过社会承受力。
供需协同是运行逻辑维度。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占比(装机、电量)越高,就越需要将电力供给侧与电力需求侧紧密协同起来,特别是需要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储能装置,形成源网荷储集成一体化运行新模式。我国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六成,因此,我国电力供需协同的关键是建立起电力系统与工业系统的协同关系。
灵活智能是技术手段维度。在空间维度上,新型电力系统既适应百万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基地式新能源发电,也适应城市乡村的小容量分布式发电和电动汽车等新型用电需求。在时间维度上,新型电力系统既要适应多天的无风无光造成的新能源发电“趴窝”,也要适应电力电子装置高占比造成的系统阻尼骤降、电压频率短时间内的剧烈变化。在此背景下,电力系统的灵活适应能力确保了电力系统的“系统性”得以保持和发展。确保电力系统灵活性与系统性的根本保障是数据信息的不断丰富和有效使用。数字赋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应坚持供给侧与用电侧双向发力,以夯实国内能源供给能力为基础,重点围绕电力系统与工业系统协同发展,持续提高交通、建筑与电力系统的协同高效发展水平,破解制约电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将高质量电力系统打造成为我国能源安全最大底气,加强电能替代,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努力开拓国际能源合作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实现既安全又绿色的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