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督导挂钩撤否率!IPO“撤单王”浮现,多券商或被重点“盯防”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崔文静北京报道 挂钩撤否率的差异化监管安排将施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从券商投行处了解到,8月17日,深交所将综合券商项目撤否率、受违规处理情况、廉洁从业风险高低等启动差异化监管安排。其中,现场督导将与撤否率密切挂钩,撤否率在60%以上、40%-60%、30%-40%,将被由重到轻抽取不同比例的IPO项目进行现场督导。
首次纳入计算范围的时间区间为2023年2月17日-8月16日,共计6个月,后续将调整为12个月。
(资料图)
根据Wind,截至6月28日,今年以来整体撤否率较2022年有所下降,但个别券商撤否率仍然较高,且高撤否率者以中小券商为主。目前,江海证券撤否率最高为100%,华金证券次之为50%,金元证券为33.33%,其余券商均在30%以下。东兴证券、开源证券、南京证券尚无撤单,申万宏源和长江证券的撤否率不足3%。
某头部券商资深保代告诉记者,撤否率的整体下降,得益于监管趋严之下投行“包装”行为的明显减少。过去,现场检查比例较小,一些投行和上市公司抱着侥幸心理“带病闯关”,被抽中现场检查之后再撤单。随着2021年以来现场检查概率的显著提高,以及“一查就撤”罚单的出现,敢于“带病闯关”的项目越来越少,整体撤否率亦随之下降。
差异化监管安排即将启动
今年2月17日,深交所曾发布《关于进一步督促会员提升保荐业务执业质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对注册制下IPO保荐业务执业质量较低、内控风险较大的保荐机构,实施现场督导、专项自查的差异化监管安排。
记者从券商投行处了解到,根据深交所近日向保荐机构发布的上市审核动态,首次启动差异化监管安排的时间被定为8月17日。
首次纳入计算范围的时间区间为2023年2月17日-8月16日,共计6个月。此后计算范围的时间区间将调整为12个月。
撤否情况是差异化监管安排的重要考量因素。截至6月28日,2023年以来A股撤否项目共计113个;去年同期为102个,2022年全年为246个;2021年共166个,此前全年撤否家数则基本在50个以内。
撤否数量的明显增加始于2021年。
伴随202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0年修订)》的发布,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第6号——保荐业务》(2021年3月31日)、《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第1号——保荐业务现场督导》(4月30日)等在内的一系列IPO新规相继出台,IPO审查日渐趋严。
2022年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申报项目被撤、被否进入评价指标体系;2023年2月17日,上交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现场督导》,深交所亦发布《通知》。在不断更新的新规之下,IPO主动撤回和被否绝对数至今未减。
IPO撤否绝对数持续高位所为何因?
多位投行人士向记者分析称,一方面,现场检查抽查比例增加,且检查要求更为严格,一些存在轻微瑕疵、以前可以蒙混过关的项目,在当下的严监管之下一旦被抽中现场检查大概率将会被否。而个别投行和拟上市公司仍然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期待不被抽中从而侥幸上市。此种情况下,轻微瑕疵项目一旦被抽中现场检查,相关投行和拟上市公司即在自知被否之下选择主动撤单。
另一方面,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对上市公司的板块属性要求均有所加强。科创板强调科创属性,创业板看重科技创新和高增长,北交所侧重于专精特新。一些相对较为传统的行业渴望上市融资,自身利润无法满足主板上市要求,便试图通过美化自身属性以登陆其他板块,比如有物流公司自称装备有所创新从而冲击创业板。此类公司板块属性匹配度往往经不住推敲,细查之下容易被否。
根据Wind,在今年以来截至6月28日撤否的113个IPO项目中,沪深主板较少共计仅有12个,且主动撤回的仅有4个;创业板撤否项目最多达55个,主动撤回49个;科创板次之撤否31个,主动撤回28个;北交所的撤否家数和主动撤回家数分别为15个和13个。
整体撤否率连年下降
实际上,尽管项目撤否绝对数居高不下,但IPO整体撤否率却自2021年大增至16.01%后逐渐下降。2022年撤否率降至15.30%,今年截至6月28日再度降至7.60%。
从主动撤回家数来看,招商证券、中金公司、民生证券、中信证券等均较多,达到8家及以上。此外,国泰君安7个,中信建投、安信证券与国金证券为6个,其余券商均在5个以内。
不过,撤回家数较多的券商所保荐的项目往往也较多,因而其撤否率整体相对不高,撤回家数与保荐数量均较小的中小券商,反而拥有着更高的撤否率。
截至6月28日,保荐家数超100个的券商共有中信证券(205个)、中信建投(128个)和海通证券(105个)三家,其中2家撤否率均在5%以内。
保荐家数在30个以上的17家券商中,仅有5家撤否率超10%,分别为招商证券(15.25%)、安信证券(14.63%)、国金证券(10.81%)等;申万宏源撤否率最低仅为2.50%,长江证券撤否率同样低至2.94%,这2家券商分别保荐40个、34个和30个企业上市,主动撤回的均只有1个。广发证券、华泰联合和中泰证券的撤否率同样较低,分别为4.88%、5.38%和5.41%。
而在撤否率超过20%的7家券商中,除中银国际保荐家数为14个以外,其余均在10个以内。撤否率位居前三的江海证券、华金证券和金元证券,分别只保荐了1个、2个和3个项目,各有1个项目主动撤回,撤否率分别高达100%、50%和33.33%。
不过,并非保荐家数较少的券商撤否率均较高,也有个别券商无撤回。比如,南京证券仅保荐3个项目上市,且无一撤回。开源证券和东兴证券的保荐项目数量为16个和28个,同样暂无撤回项目。
而深交所即将施行的差异化监管,将项目撤否率与现场督导密切挂钩。
具体来看,项目撤否率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对其保荐的IPO项目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比例抽取实施现场督导;项目撤否率超过百分之四十且在百分之六十以下的,对其保荐的IPO项目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比例抽取实施现场督导;项目撤否率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且在百分之四十以下的,抽取一定数量的保荐人,对其保荐的IPO项目按百分之五以上的比例抽取实施现场督导。
首次纳入计算范围的时间区间为2023年2月17日-8月16日,记者根据Wind统计2月17日以来的单家券商撤否率发现,目前仅有江海证券、华金证券和金元证券三家撤否率在30%以上,存在较大被现场督导的可能。
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撤否率高者以中小券商为主,一大原因在于中小券商投行在与头部券商投行抢项目时处于相对劣势,往往只能做大券商不愿做的、具有一定瑕疵的项目,而瑕疵项目被撤否的概率自然更高。
该人士同时表示,IPO检查的趋严、撤否率挂钩现场督导等将使得中小券商投行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一方面,现场督导意味着项目将受到相对更为严格的检查,项目瑕疵更易被发现,拟上市公司在挑选保荐机构时大概率会规避更易被现场督导的券商。如果中小券商因撤否率高而被更多现场督导,其后续在争取IPO项目上将遇到更大困难。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券商由于在质量较高的项目上难以竞争过头部券商,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带有轻度瑕疵的项目;而IPO上市审查的趋严,使得瑕疵项目难以上市,这些以轻度瑕疵项目为主要业务来源的中小券商将更加无项目可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