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拒绝内卷,陪女儿“玩梗”,劝女儿“躺平”
记者 吴昊
看到一些优秀的孩子,人们总会感叹那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事实上,“我家孩子”也很棒!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五组家庭,他们家的孩子要么体贴善良、要么热爱生活,要么自信独立,要么乐观向上……这些孩子也许不是传统意义上“品学兼优”的孩子,但这些孩子身上也有令人自豪的闪光点,也有别家孩子没有的独到之处,他们都是父母眼中的骄傲,是让父母引以为荣的“我家孩子”。
(相关资料图)
我们很欣慰,在“内卷”之风盛行的时代,仍有不少家长能保持头脑清醒,坚持自己科学的教育理念。童年不可重来,或许经历“内卷”之后,我们才会发现:孩子的童真、自由、快乐、健康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奢侈的东西。
——编者按
“家长还是少看那些所谓的‘育儿理念’,有那个时间不如多跟孩子拉拉呱。也别动不动就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卷’,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为啥非要让孩子做到呢。”——王丹
8岁的蔡多多出生在一个标准的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资深英语教师,父亲是大律所律师。“她爸爸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各方面样样第一,但我不希望她这么卷。”蔡多多的母亲王丹女士笑着跟记者说,“想卷得娃耐卷,俺家这个林黛玉一样,怕卷折了。”
不禁电子产品,尊重孩子的“节奏”
“之前多多的数学老师问我,为什么多多学不好数学,我想了想对老师说,可能我家孩子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吧。”王女士是个十分健谈又有点冷幽默的人,在跟记者谈论女儿多多的时候,她总是以一种诙谐的语言讲述着。“我们家其实一直没怎么管孩子玩电子产品这件事,因为我觉得多看看还能多长长见识,但是她身边好朋友的家长都跟我说应该严控孩子的电子产品时间,要不然他们都不让玩就我家让玩,他们的孩子回家又要跟父母说这事了。”说到这里王女士表示非常不理解,“孩子哪是被电子产品教坏的呢?但没办法,为了‘团结’,我们家也只能是稍微约束一下,我就跟多多说,你看别人捞不着玩的时候你也就别玩了,省得别人家长还要来‘教育’你家长。”
对此,蔡多多表示了极大的配合。“多多算是个比较慢热的孩子吧,可能有点胆小和敏感?但学校的老师不让我这么说,我其实也不是很理解,当家长的不是更应该直面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吗,好不好的都是自己家娃,我觉得我家多多就挺好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多多的口头禅是“没事”,虽然年纪不大,但蔡多多是个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很淡定的小朋友,“刚上学的时候早上我们会催她,就怕迟到了,因为她要坐校车,每天就一班。但她总是不紧不慢的,后来我们发现其实就算我们不催她,按照她自己的节奏来,她也几乎不会迟到,那时候我们就觉得家长少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孩子,人家自己心里有数着呢。”
女儿玩梗,妈妈追星,互相“嫌弃”对方喜好
“我喜欢看《苍兰诀》和王鹤棣,她喜欢跟同学谈论什么蔡徐坤之类的梗,我听不懂他们说的那些梗,她get不到王鹤棣究竟哪帅,我俩谁也搞不明白谁的爱好。”王女士笑着说,“我觉得孩子看个明星,说个互联网的梗,互相开开玩笑都挺正常的,毕竟我也喜欢,虽说我俩互相不能理解对方的喜好,但偶尔也是能求同存异一下的嘛。”不过有意思的是,王女士告诉记者,因为现在的视频网站都是按照个人的兴趣推荐视频,所以多多就只能经常“被迫”看妈妈喜欢的明星出现在自己的视频首页上。“她没有那么多账号,因为年纪小很多申请不了,就用我的账号看,然后每次打开就全是王鹤棣,她就气鼓鼓地吐槽我,我就在一旁笑她,并且安利她让她多看几眼就也喜欢上了。”
但每次王女士都“惨遭”多多的拒绝,“很多追星术语都是她跟我说的,就感觉还挺有意思的,虽然经常被她‘嫌弃’,但也算是跟她一块成长了。通过这件事我想明白了很多父母都容易忽略的一点,孩子并不是你的一个所有物,而是一个跟你一样平等的人,你要学会尊重他们,即便有的时候父母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但这不是你不尊重他们的理由。”
作为一名已经在教育行业从事十多年的资深教师,王女士见过太多抑郁的孩子,他们大都与自己的父母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并长此以往伴随这些不快乐的回忆直至成年。“经常听到那句话,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却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其实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家长还是少看那些所谓的‘育儿理念’,有那个时间不如多跟孩子拉拉呱。也别动不动就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卷’,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为啥非要让孩子做到呢。”
成全女儿爱心,收养流浪猫
跟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一样,蔡多多喜欢动物,喜欢出去玩,喜欢各种各样的美食。她特别喜欢小猫咪,一直都希望能有一只属于自己猫。所以当蔡多多回家说自己捡了一只流浪猫的时候,王女士倒是觉得也没有那么意外了。
“是一只不知道被谁遗弃的小奶猫,可怜兮兮地蜷缩在一个纸盒子里,多多那么胆小一个孩子却还是开口希望能把它带回家,当时我就觉得,我应该成全她的这份爱心。”虽然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是王女士为了抓住这只小猫去检查、打针、驱虫,被抓了个“惨不忍睹”。最后实在是搞不定这小家伙,只能先养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里,当然这个喂猫的“重任”,依旧是交给了王女士。“光是狂犬疫苗和破伤风前前后后我就打了6针,直接给我扎麻了,猫才只打了一针,老母亲快遭不住了。”但这件事却让王女士也有了许多不一样的感触,“多多很喜欢这只小猫,为了能靠近它,多多在努力尝试着让自己胆子大一点,也会自己学习怎么照顾小猫,变得更有耐心和更细心了,现在我们全家就感觉跟养了个‘二孩’一样。”王女士觉得小猫的到来,让他们全家都学会了成长,也让他们全家都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进步,“亲子关系是一切的根源,我们都跟着多多一块改变,其实孩子能做到‘中不溜’就已经很好了,只要她可以做一个快乐又健康的普通人,做父母的就满足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