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收支首超美元,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美激进加息还是玩脱了
最近,两组和中美财政状况直接相关的数据,非常值得关注,这或许意味着双方的金融博弈出现了一座“分水岭”。一组数据是,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人民币跨境收支的额度逼近5500亿美元大关。
历史上首次超过了美元,正式成为中国在跨境交易当中应用最广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另一组数据是,4月中旬,等米下锅的美国财政部在报税日截止之后,发现自己的收入只增长了不到1100亿美元,大幅度低于此前美国权威金融机构,比如高盛的预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可能导致美国财政部的国库普通账户(TGA),也就是存款账户提前见底,在今年上半年就触发美国的债务危机。这两组数据结合起来看,说明了一件事,就是现在,美国金融市场暴雷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高。
美财政收入不及预期
全球投资人都非常担心,所以迫切地想要寻找美元之外的避险货币。而人民币,因为有中国的信用和庞大的实体经济背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避险选择。
从美国政府为了应对新冠大规模放水开始,全世界就一直在讨论美国金融“硬着陆”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也一样。但是,在这些讨论中,因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过半,且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冷战后全球科技发展“领头羊”的地位短时间内确实难以撼动。
所以不少人都觉得,“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出海,更多地是一种趋势,近几年内走不到“量变”引发“质变”的那一步。不过现在,这个进程很可能要被加速了。
人民币国际化
最新的消息是,在巴西之后,美国“后花园”南美的另一个重要经济体,阿根廷,也正式宣布要使用人民币作为中阿两国贸易结算的工具。4月开始,阿根廷在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时,将会使用人民币。
世界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加速抛弃美元,寻找其他贸易结算货币,纯粹是美国自己“自作孽不可活”。美联储激进加息想要收割全世界,尤其是欧洲,结果把自己给玩脱了。
现在回看美联储过去一年的骚操作,会发现美国真的太阴险,吃相也太难看了。简单给美国的骚操作做个“合订本”:首先,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不断煽风点火,生怕战争短时间内结束。
俄乌冲突
危机爆发初期,欧洲其实是想要斡旋一下,让俄乌尽快停火的,当时,乌克兰和俄罗斯也一度传出要在土耳其的斡旋下谈判。但很快,主导谈判的乌克兰官员就遭到刺杀,曝尸街头。
随后,在欧洲投资者因为局势动荡纷纷外逃的时候,拜登政府又开始力推《通胀削减法案》,宣布要大力补贴新能源制造业,给自己“招商引资”。在此期间,美联储还在不断加息缩表,推动美元升值回流。
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吓一跳。美国这套操作,基本上就是奔着对欧洲制造业“敲骨吸髓”去的。那么,接下来就到了那个经典的问题,“代价是什么呢”?代价就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出现了急转弯,极大破坏了全球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稳定性的信心。
美元加息
从激进扩表到激进缩表。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从历史最高的27%,暴跌到历史最低的负4.1%。这就好比一个人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猛踩油门,然后又猛踩刹车,“翻车”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美联储也很清楚自己在走钢丝,但他们没别的选择。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大规模扩表印钞导致的通膨、经济过热等情况几乎是无解的。吸欧洲的血来填美国的亏空,是最后一条出路。
当然,插句题外话,美国最初理想的吸血对象其实不是欧洲,是中国。不过中国可不是韭菜,而且腰杆子硬得很,美国用尽了一切手段,又是搞贸易战,又是挑台海南海,但不仅没能达成预期效果,还耽误了大量时间。
中美关系
所以美联储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才急不可耐地调转了刀口,也不管吃相了,自己别饿死就行。可问题就在于,美国这么卖力地折腾了一年,回头翻翻钱包,却发现吸回去的产业,远不如预期。
在营商环境上,美国和欧洲属于“卧龙凤雏”。去年,欧洲的宝马大众巴斯夫,确实都跑到美国建厂了,加在一起投了上百亿美元。但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到2022年底,欧洲企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在430亿美元,美国企业对欧洲的投资,却高达730亿美元。
这样算下来,美国不但没赚,反而还亏了。毕竟,全球投资者也不傻,欧洲是乱,但是美国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拜登政府吃企业的样子和吃欧盟一样难看。以《通胀削减法案》为例,想要拿到美国政府的补贴,这些企业不但要去美国办厂,而且要和美国政府分享利润。
欧企在美设厂
本来美国办厂的人工就贵,美国本身也产业空心化严重,美联储的加息政策还推升了运营成本,企业就是冲着补贴才过去的。结果补贴条件设置得这么苛刻,算下来可能不但赚不了反而还有亏。对于从欧洲跑出来企业来说,有这样的钱,还不如去中国投资,便宜又事少。
这下,美联储就没辙了。“急转弯”的货币政策已经泼出去了,高昂信用成本已经支付了,但最后得到的成果却不如预期,这样的情况下,全球市场对美元,只会越来越不看好。
毕竟,国际社会实际上仍旧是丛林世界。美联储吃相难看,可如果这一次吃饱了,大家虽然背地里咬牙切齿,明面上还是会再忍一忍。偏偏它吃相都这么难看了,居然还啃不动别人,这就出大问题了。
美联储
所有人都会开始问一个问题——美联储,你是不是不行?这个问题可是相当严重的,搞不好就会直接破坏掉美国金融霸权的根基,因为这说白了,不仅是美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控制力出现了大幅衰退,也是美国国内的金融问题像一颗极度膨胀的气球一样,快要爆炸了。
不过在答案真正出现之前,所有人都只能等着看结果,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得等今年6月。因为按照美国财政部TGA的现金储备量估算,差不多在这个时间点,美国国会要正式提高财务上限,开始发债,避免债务违约了。
债务上限是肯定要提高的。美国政客就算再糊涂,也知道一个靠着玩金融立国的国家,不能触碰债务违约这条红线。别看最近拜登否决了共和党递交的提升债务上限的法案,但来回拉扯几个月之后,两党彼此妥协是大概率事件。
拜登
美国两党争的是美国的最高权力,可如果美国都完了,那么这个最高权力就不存在了。至于美国的债务危机,可能不会爆在提高债务上限这件事上,而是会爆在美国提高债务上限,然后向市场发债的这段时间里。
美国对外释放新的国债额度之后,市面上的美债肯定会进一步贬值,流动性会进一步降低。到时候,很多手中攥着贬值美债的“大客户”,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硅谷银行。
现在,这个势头已经隐隐冒出来了。在美国税收不如预期,TGA见底,债务上限即将触发的信息爆出来之后没几天,之前和硅谷银行当“难兄难弟”的第一共和银行的股价,就再一次暴跌了三分之一,从16美元直接高速滑坡到了不到6美元.。
第一共和银行
很明显,美国金融暴雷,已经成为了投资人心中的“灰犀牛”,大家都知道迟早要出问题,只是不知道蹄子第一脚踩在哪里,只能紧盯风向,有点风吹草动就赶快跑,跑得晚了自己恐怕连身家性命都会搭进去,这种金融游戏能造就一夜暴富的神话,也能把一些所谓的“金融之神”拉下神坛,变得不人不鬼。
以前世界各国遇到这种问题只能被动挨宰,但现在不同了,人民币国际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有别于美元的第二种选择,而且现在我们的这条路能够“豁然开朗”,除了中国政府过去十几年的长期布局之外,美联储的骚操作,也真是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