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动态丨项立刚:中国“果链”企业不应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在过去十年左右,苹果公司将大部分产品的产业链逐渐集中到中国,客观上讲对于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然而近年来,苹果有意把产业链的一部分分散到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引起业界关注。中国“果链”企业经历的波折会不会影响未来的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这对世界信息制造业格局的影响,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苹果产业链此前逐渐向中国集中,这是中国经济与技术发展大势的一个自然结果。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消费产品消费市场,也是苹果手机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电子信息产品品牌多,竞争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要求也高,靠近这样一个市场,对于苹果理解和提升产品,获得用户的支持有非常大的帮助。
【资料图】
同时,作为全世界电子消费制造第一大国,中国拥有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苹果在中国可以找到很合适的供应商,尤其是新产品的供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中国各级政府对于支持产业发展极为重视,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和帮助,在企业面对问题时,积极帮助解决,让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此外,中国还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受过训练的产业工人,且是全世界基础建设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交通、能源、通信方面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持,让原材料、产品和运输都能做到高效、安全。
可以说,在政策、人才、产业配套、基础支撑、市场等各个方面,中国在全世界制造业中优势明显,这是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的原因。苹果产业链向中国集中顺理成章。
苹果产业链向中国集中的过程中,给“果链”上的中国企业带来机会,促进产业的发展。苹果是世界一流的大公司,研发世界知名的电子信息消费产品,在技术、品质上有非常高的要求。能够成为苹果的供应商,对于企业品牌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苹果对品质的要求,也促使企业在技术、管理、生产设备上进行改造和提升,促进企业研究与应用先进技术,最终提升生产能力。苹果订单数量往往也非常庞大,这也给企业的利润提升带来很大帮助。
“果链”向海外扩散,对一些没有来得及进行调整的中国企业会有现实性影响,甚至短期内对于一些地方的经济也会产生影响,这在中国产业界中形成压力也是自然的。但是压力之余,产业界必须要带着平常心看待“果链”向海外转移。
首先,一个产业的兴盛和衰落是经常出现的正常现象,产业的发展不能永远依靠某一企业。制造业起起落落是常态,长盛不衰的公司和产业是不可能的。仅在电子消费品领域,世界上第一部手机的制造商摩托罗拉已经被联想收购,一度如日中天的诺基亚手机如今也已全面衰落,这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苹果非常成功,但是它也有可能衰落,“果链”企业不能把鸡蛋放在苹果这一个篮子里。
其次,“果链”企业必须打造不断创新的能力。创新永远是科技行业发展的动力,企业通过加入“果链”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必须要抓住机遇,提升自己不断创新的能力,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如今在中国的智能手机企业远不止苹果一家,都需要大量的配套产品。面向未来,除了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都是新的发展方向,需要大量的配套产业链。“果链”企业除了为苹果产业链做配套,也为多家企业做配套,并且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产业链中做好技术积累,这样才能够在未来发展中找到更多机会,保证自己的安全。
应相信中国产业链的能力。“果链”并不存在完全移出中国的可能性。在美国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下,苹果为了保护产业链的安全,将其供应链上的某些企业向中国以外的地方转移,对此中国企业不必过于焦虑。
中国今天是世界电子消费品制造最集中的聚集地,市场的优势、产业配套的优势、政策的优势、基础建设的优势、人才的优势并未消失,今天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成长很好的电子消费品市场,强大的政策、产业配套、基建和人才的优势,让中国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这一大势并没有改变。世界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地方具有中国这样强大的综合能力。没有中国供应链的支持,企业的竞争力就会降低。这是不怕“果链”移出中国的核心原因。
经济和产业的运行,从来就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了政治目的,为了某些人喜好,以为把“果链”移出去,就可以对中国施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最终大概率会吞下违背经济规律的苦果。
中国的产业只要相信市场,维持好综合能力,不断加强产业管理,提升效率,改善营商环境,有一天可能不再需要依靠“果链”,我们会用更多的自主品牌,来建构自己的产业链。(作者是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
标签: